首页

国产午夜暗香

时间:2025-05-26 04:36:56 作者:西藏日喀则市森林消防大队紧急献血 热血传递生命希望 浏览量:22308

  5月6日上午,全球最大的恐爪龙足迹“福建足迹”新闻发布会在福建博物院举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领衔的中外科学家团队宣布:在福建龙岩上杭龙翔恐龙足迹群发现的大型恐爪龙类恐龙足迹,是已知全球最大的恐爪龙类足迹,其中5个足迹平均长约36.4厘米,宽16.9厘米。研究人员为此建立新的足迹属种,名为“英良福建足迹”。

  恐爪龙是一类生活于侏罗纪晚期至白垩纪的肉食性或杂食性兽脚类恐龙。它们身披羽毛,后足的第二趾有巨型镰刀状爪趾,被称为“杀戮爪”,行进时会在地上留下二趾型足印。

  2020年11月,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组成联合科考队,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临城镇龙翔大道附近发现大规模晚白垩世恐龙足迹群。经过几年来的研究,目前团队已在此发现大型蜥脚类、鸟脚类、兽脚类、二趾型恐爪龙类等至少八种恐龙足迹。其中,二趾型的恐爪龙类足迹共12个,来自于两类恐爪龙。

  据专家介绍,在两种不同的恐爪龙足迹中,较小的形态类型包括一个孤立足迹和一道由5个足迹组成的行迹;而另外一种更加引人注目的大型二趾足迹共有6枚,其中5个足迹组成了一道行迹,足迹平均长约36.4厘米,宽16.9厘米,远超过之前发现的山东驰龙足迹的长度(28.5厘米),是当今中国乃至全世界发现的最大的恐爪龙类足迹。

  专家表示,福建龙翔恐龙足迹群的正式命名,让它作为中国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好、面积最大、多样性最高的晚白垩世恐龙足迹群有了真正的“科学身份证”。同时,英良福建足迹的发现,极大地拓展了恐爪龙类足迹的尺寸范围,显示了福建龙翔恐龙足迹群的巨大研究潜力,对于中国晚白垩世恐龙动物群的研究同样有着重要意义。

  (记者 吴晟炜 部分视频来源 上杭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周驰】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四部门:进一步做好就业援助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据了解,《穿山甲:科学、社会和保护》是第一本涵盖穿山甲生物学、行为学和保护学的系统巨著,也是迄今为止最为权威的穿山甲保护研究著作。该书分为4卷39章,全面梳理了全球穿山甲的进化与分类、自然历史文化、受威胁状况以及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执法监管、社区共管、公众教育等保护措施,涵盖保护科学、政策法规、兽医卫生和资金筹措创新等领域,凝聚了全球该领域科学家的智慧,对保护全球穿山甲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中国首个“中国留法艺术学会”特展启幕

以实习基地为例,目前北京链家已与35所院校合作共建就业实习基地,为广大学生打造就业实习平台。实习伊始,北京链家会对学生进行5天4晚的岗前培训,让应届毕业生更快、更好地融入职场环境。

印尼多地暴发登革热疫情 有中国公民确诊

2月24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辽宁海城高跷走进沈阳故宫,为游客送上精彩的展演。海城是辽南高跷的发源地,早在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就开始在当地表演,距今已有300余年历史。初为平地秧歌,清咸丰年间变为高跷,后经不断创新,逐步完善。表演题材基本源于生活,多为群众喜爱的戏曲和神话故事。以手绢、彩扇、烟袋、马鞭等为道具,脸谱化装比较夸张,装束多以大红大绿为主调,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欢腾、奔放、热烈、火爆的同时风趣、诙谐,定会在元宵节让游客们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和“闹元宵”的喜庆气氛。

广东海事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 东江北江部分水域停航

实施意见》提出的主要任务还包括,筑牢中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涵养生态之美,加快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壮大经济之美,建设天蓝地绿水清七彩云南、塑造环境之美,打造多领域美丽示范样板,建设家园之美等。

中科院院士王志珍:更多地宣传女科学家 让更多女孩子学习科学技术

“一些游客是从哈尔滨转道呼伦湖的。”在呼伦湖上见证上述游客玩乐的姜鑫,是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文旅广电局局长。他说,游客们在这里进一步体验着冰雪运动的乐趣,借助“十四冬”举办契机,东道主内蒙古烹出的冰雪大餐,正在点燃中国冰雪新未来。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